close

http://www.mdu.edu.tw/~dpa/doc/Microsoft%20Word%20-%20%E6%9C%89%E6%A9%9F%E8%BE%B2%E6%A5%AD%E4%B9%8B%E7%97%85%E5%AE%B3%E7%AE%A1%E7%90%86_%E6%9F%AF%E5%8B%87%20%E6%95%99%E6%8E%88.pdf


有機農業之病害管理
柯勇
一、植物病害發生基本因素
植物病害是植物與病原,在外界環境條件影響下,互相作用並導致植物生病
的過程。因此,影響植物病害發生的基本因素是:病原菌、感病植物和環境條件。
1.病原菌
病原菌即接種源(inoculum),病原菌一般都是寄生菌,若缺少或是不存在
時,即使有易感病的寄主存在,和適宜的環境下植物仍不發病。病原菌量須達到
某種能力,才能引起病害。但若病原菌過多時,則原呈抵抗性者,亦能被嚴重危
害而發病嚴重。植物病原菌的存在及其大量繁殖傳播,是植物病害發生、發展的
重要因素。因此消滅或控制病原菌的傳播、蔓延,是防治植物病害的重要措施。
2.感染植物
植物病害的發生除了病原菌以外,還必須有感病性的寄主作物(susceptible
crop)的存在。當病原感染寄主時,寄主本身並不是完全處於被動狀態,相反的,
它會對病原進行積極的抵抗。所以,有病原菌的存在,寄主不一定生病,病害發
生與否,常取決於寄主抗病能力的強弱,如果本身抗病性強,雖有病原存在,也
可以不發病或發病輕微。因此,栽培抗病品種和提高寄主的抗病性,是防治植物
病害的主要途徑之一。
3.環境條件
環境條件一方面可以直接影響病原菌,促進或抑制其生長發育,另一方面也
可以影響寄主的生活狀態,左右其感病或抗病能力。因此,只有當環境條件有利
於病原菌而不利於寄主植物時,病害才能發生和發展;反之,若環境條件有利於
寄主植物而不利於病原菌時,病害就不發生或受到抑制。
防治病害時,必須充分重視環境條件,使之有利於植物抗病性的提高,而不
利於病原的發生和發展,繼而減輕或防止病害的發生。
綜合上述,病原菌、感病植物和環境條件是植物病害發生及發展的三個基本
因素,病原菌和感病植物之間的相互作用是在環境條件下進行。這三個因素的關
係曾被稱為植物病害的三角關係(disease triangle)。
二、作物病害之綜合管理
在現今消費者意識抬頭的時代,極為重視蔬菜與飲食的安全問題,台灣地處
熱帶與亞熱帶氣候區,高溫多濕適合於作物病害的發生,嚴重影響農產品的產量
與品質。近年來,政府極力提倡「永續農業」或「有機農業」,祈藉由生態平衡的耕
作理念,充分利用各種栽培管理措施,配合植物資源利用,生產安全且無農藥殘
留的農產品。目前病害防治的研究導向,大多以研發安全且有效的非農藥防治方
法為主,逐漸降低對化學農藥的依賴,以保障消費者的健康與環境生態的和諧,
促進農藥生產的永續。
在穩定的生態系中,防治病害的資材取之於生態系,用之於生態系,可使農
業生態系不遭受外來的重大衝擊,並使天然資材循環利用,生生不息。如植物萃
取物或其製劑,天然素材或礦物等均取自於自然界,可作為防治病害的資材。有
機農業生產過程中,作物病害管理措施,簡介如下:
(一)健康種苗:
許多蔬菜的細菌性病害,可以經由種子或薯塊傳播,例如茄科植物細菌性
斑點病,馬鈴薯軟腐病,以及十字花科黑腐病等。真菌性病害經由種子傳播的如
甜椒疫病、十字花科菌核病及黑斑病等。而有些豆類病毒病害也可經由種子傳
播,例如長豇豆上有黑眼豇豆嵌紋病毒,胡瓜嵌紋病毒,而許多根部病原菌亦會
隨幼苗而傳播至田間,造成為害,因而培育與栽培無病原菌之健康種子和苗木,
為蔬菜病害綜合管理之要務,台灣已實施長豇豆健康種子之田間種植,效果良好。
(二)選育和利用抗病品種或抗病根砧:
台灣目前具有抗病品種之蔬菜類,在茄科方面有種苗一號、台亞蔬四號、
花蓮亞蔬五號抗青枯病。而胡瓜台農一號,豇豆農試577 號品系,絲瓜農試181
品系,及冬瓜花蓮618 號都可抗多種的瓜類病毒病害。近年來利用抗病根砧來防
治土傳性病害也很成功,例如西瓜常以扁蒲或南瓜為砧木,以防治西瓜蔓割病,
苦瓜利用圓筒絲瓜作成根砧,防治苦瓜萎凋病。
(三)田間栽培管理:
病害發生為害和蔬菜栽培管理有密切的關係。就是農事操作過程中各個方面
的具體措施,以達到直接消滅或抑制病害的目的。主要內容有改進耕作制度,選
擇合理的蔬菜種植結構,實行輪作或間作。合理的整地、施肥,推廣抗病品種,
精選種子、苗木,改進播種方法,調節播期,加強田間管理,及時除草,清潔田
園,合理排灌,適時收獲等,都可以達到預防和減輕病害的作用。
1、調節環境:
急速的乾燥,以防止病原菌在寄主的葉面組織上發芽與侵入,改變土壤肥料
的施用類型,調整土壤的酸鹼值,適度的行株距以除去高濕的環境等措施,均可
造成不利於病原生物生長的環境,而達抑病的目的。以調節土壤酸鹼值為例,十
字花科蔬菜根瘤病,西瓜蔓割病,蘿蔔黃葉病等,在酸性土中(pH 5 左右)易
發生,若施用石灰或鹼性肥料,使土壤pH 升至6.5 至7,病害即大為減少。若
施用硫黃粉,使土壤pH 降至5.2,可以防治馬鈴薯瘡痂病及茄科植物之青枯病。
2、營養環境的改變:
植物的營養或土壤肥力的情況會影響到植物對病原菌的反應。每一病害必須
分開個別考慮,因為有些病害,在植物生長於最小量養分下,其病害較為嚴重,
例如馬鈴薯早疫病、豌豆萎凋病、番茄萎凋病等,在作物生長於低度之氮肥情況
下,病害較為嚴重。
過量的施用氮肥,促使植物的過度營養生長,有利於絕對寄生菌(例如露菌
病、植物病毒病及十字花科根瘤病等)之感染為害。所以適當的施肥,使植物生
勢旺盛,也增加了植物的抗病性,其他如再配合改善植物生長的其他環境,例如
排水系統的改良、妥切的栽植密度、適當的灌溉、雜草的清除等措施,都有利植
物生長強壯。
3、輪作:
同一塊地繼續不斷地種植同一種作物,也就是所謂連作時,極易引起連作障
礙,不但容易滋生病害或蟲害,有些作物本身根部留下來的一些相生相剋物質或
自毒性物質,以及一些多餘鹽類都會殘留在土壤中為害其本身或下一代作物。防
止連作障礙最好的方法是輪作。防治蔬菜病害之輪作可以:(1)蔬菜與水稻輪作:
與水稻輪作一作或二作後,可降低病害發生,(2)茄科或胡蘆科作物與蔥、韭、
蒜輪作或間作:種植瓜類或番茄、甜椒、茄子之前作若為蔥、韭、蒜等,可減少
蔓割病或立枯病之危害,主要為蔥、韭、蒜根部之分泌物可抑制土傳性病原菌之
活動,(3)與綠肥作物輪作:種植蔬菜一旦發生連作障礙,可與綠肥作物輪作,
夏季可種植田菁和太陽麻等,而冬季可種植麥類、甜玉米或埃及三葉草等為綠肥
作物。
4、間作:
間作主要作用在於降低病害在田間的發生速率。較高之作物可以阻擋或延遲
較低矮作物遭受病原菌侵害的機會,例如利用玉米、高梁與十字花科作物間作,
可以阻礙蚜蟲與十字花科蔬菜間之傳播花椰菜嵌紋病毒。
5、防雨設施或高畦:
防雨設施包括簡易防雨棚,隧道式栽培、溫網室等,可以防治經由水分傳播
之病害,例如減少瓜類露菌病與茄科疫病、炭疽病等之發生。而高畦則可預防蔬
菜猝倒病和疫病的發生。
6、地面覆蓋與草生栽培:
地面式畦面覆蓋有機資材,如稻草、稻殼、蔗渣,也可以覆蓋塑膠布、不織布等,
不但可減少病害之發生,也可減少雜草之滋長,例如可減少茄子及甜椒疫病之發
生。休閒期間,地面覆蓋透明塑膠布除可防止雜草滋生外,更可利用太陽輻射熱,
以消毒土壤。利用草生栽培以防治土傳性病害,其效用與地面覆蓋者相同。
(四)生物防治:
簡單說,生物防治就是利用拮抗微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的方法,其廣義的
生物防治是利用各種病害的防治方法,並且促進拮抗微生物的活性,以抑制或減
少病害。至於狹義的定義,則是利用微生物之間的抗生、競爭、超寄生、捕食,
產生酵素分解細胞壁,以及誘導植物產生抗病性等,以抑制病原菌之繁殖與蔓
延,達到減少病害之發生。一種生物的存在和發展,限制了其他生物的存在和發
展的現象,稱為拮抗作用,而具有拮抗作用是之微生物稱為拮抗微生物。
1、拮抗微生物之應用:
台灣應用拮抗微生物防治蔬菜病害之實例中,有以木黴菌(Trichoderma
koningii)粉衣紅豆種子,可防治紅豆根腐病,利用木黴菌(T. harzianum,T.
virens 等)以防治甘藍立枯病。
2、誘導植物產生抗病性:
植物之系統性誘導抗病是指植物經第一次感染源或化學物質之刺激後,產
生對第二次感染源的抗性。此一抗性的發展可導致植株對許多的種病原菌的感染
都有抵抗性,而不是僅限於對原生之誘導病原,又稱為後天獲得之抗病性。國外
報導以螢光假單胞菌處理種子,可以誘導胡瓜對地上部病害如鐮刀菌引起之萎凋
病的抵抗性。
(五)物理防治:
應用電流、光線控制,輻射線處理、熱力處理,以及外科手術等方法,
以防治植物病害,稱為物理防治,本法無公害、低成本、不污染環境,值得開發,
主要用於帶病種子、苗木、接穗等繁殖材料的熱力消毒,在蔬菜病害之防治方面,
主要有下列兩項:
1、種子消毒:
以溫水(50-52℃)或藥劑作種子消毒,殺死種子附帶之病菌,也是撲滅法之
最好措施。常用者有50℃熱水浸甘藍菜種子30 分鐘,可殺死種子上之黑腐病細
菌。
2、土壤消毒:
以蒸汽或燻蒸劑作土壤消毒,對土壤傳播性病害之防治,效果極為顯著。歐
美及日本在溫室或網室栽培高價值之花卉及蔬菜,以60℃或82℃熱蒸汽處理土
壤30 分鐘,可殺死大部份土中病原及線蟲,作物生長良好。以溴化甲烷燻蒸土
壤,可以防治線蟲病及土壤傳播性病害。在日本,以氯化苦及溴化甲烷燻蒸土壤,
防治煙草青枯病及番茄萎凋病,效果良好。土壤燻蒸之最大缺點是成本高,台灣
農民尚難普遍應用。但在夏季利用透明PE 塑膠布覆蓋土壤表面,經數週陽光照
射,可提高土壤溫度,可將土壤內之土傳性病原菌殺滅,在台灣利用這種太陽能
來防治白絹病,在日本則用來防治蔬菜由鐮刀菌引起的萎凋病,均極為成功。
(六)天然藥劑之防治:
(一).波爾多液:
波爾多液是依硫酸銅與生石灰費含量之不同混合製程,一般都採硫酸銅和
生石灰等量式配製使用,它具有持久保護殺菌作用的特性,在有機作物病害之
防治上極具潛力。可防治病害有露菌病、疫病、白粉病、銹病等。使用時宜在
晴天而微風藥液易乾的天氣,以免引起藥害。一般使用之濃度介於
1,000-2,000 倍液,果樹於花蕾期及剛授粉後,以低濃度酌量噴施1-2 次,套
袋後可以較高濃度噴施。
(二).石灰硫磺合劑
石灰硫磺合劑不但當為殺真菌劑,也可當為殺真菌劑用,它以硫化鈣之形
態存在為殺菌劑之主體;而本劑之強酸醒也可幫助活化性硫磺對菌體的滲透,
而增強殺菌效果,也由於這種滲(浸)透作用,石灰硫磺合劑對紅蜘蛛類及介殼
蟲類之殺蟲效果極佳。它對白銹病及銹病具有極佳之防治效果,亦可用於防治
蘋果、梨黑星病,桃褐病,桃縮葉病等。本劑帶有鹼性,使用不當易生藥害,
組織幼嫩作物易被燒傷。
噴施夏油後必須等待2-3 個星期後才能使用石灰硫磺合劑,以防止藥害,
氣溫超過攝氏29 度以上也容易引起藥害。一般蔬菜冬季約用800-1000 倍,夏
季約用1200-1500 倍;落葉果樹冬季約用50-100 倍,其他期間約用300-500
倍,柑桔類約用300-600 倍,熱帶果樹冬季約用600-800 倍,夏季約用
800-1000 倍,始用時間盡量在傍晚或陰天。
(三).可濕性硫磺
可濕性硫磺噴施於葉面上後,可在葉表面形成一層薄膜,以阻止病原真菌
孢子的發芽,而達到殺菌防治的效果,它施用於作物後不會產生臭味或污點,
目前仍應用甚度,蔬菜、花卉、蘋果、葡萄、柑桔白粉病,殼類銹病為其他果
樹、蔬菜的螨類有效,尤其是柑桔銹蜱、荔枝銹蜱和茶螨類(紅蜘蛛)等。但噴
施夏油2-3 星期內不可使用,氣溫高於攝氏29 度以上時容易引起藥害,必須
盡量增加稀釋倍數,一般蔬菜約用600-1000 倍,果樹備數約用300-500 倍。
(四).亞磷酸
亞磷酸使用正確時對腐霉菌引起之根腐病、疫病、露菌病、白銹病、白粉
病以及炭疽病有相當程度之防治效果。亞磷酸液可自行調配,方法為將市售之
95-98%的工業級亞磷酸與氫氧化鉀(KOH)以1:1 等重量使用,先溶解亞磷酸
於水,再溶解氫氧化鉀,等中和後,噴施於植株葉面與果實或灌注土壤;一般
使用濃度在1,000 ppm(果實、葉片)-3,000 ppm(土壤)之間時,均有良好
的防病效果。要使用時才調配,調配後不可隔夜使用。
(五).消石灰
利用撒佈農業用消石灰於植物葉片或周圍,既可防治多種病害,也可防治
害蟲,為一種有效的傳統防治法。消石灰是強鹼而含鈣的資材,撒佈在葉面上
面可以殺菌並使葉色變濃而強硬,抗病力增強,通常也是裝入布袋中,利用清
晨水未乾前以木棍擊打,使其散落在葉片上面,但太多時葉片會受到傷害,使
用時應戴手套、口罩、眼罩等。遇下雨或颱風,須重新再撒佈一次。
(六).硝石灰和草木灰
在防治土壤的傳染性病害的發病初期,混合消石灰和草木灰,施用於罹病
株附近直接控穴灌施,可抑除病菌外,也可促使根部活力逐漸增強。例如為預
防部份茄科或瓜類的萎凋病和立枯病,可於距離植株10 公分處挖掘深約15
公分,直徑約5 公分孔穴,著果期則挖20 公分深,各灌施消石灰和草木各一
杯。
(七).木醋液
目前所使用的木醋液大多數是從稻穀經乾餾製程的,其主要成分是醋酸及
其他物質,殺菌效果較醋為優,不但可施於植物葉片上,也可用於土壤消毒,
推肥之加速加速發酵和除臭,噴屍於作物葉片時,用500-600 倍溶液(無地上
作物時)或100-200 倍液(具地上作物);堆肥則用100 被一(製造推淝)和50
倍液(除臭),木醋液不可與鹼性資材混用。
(八).糖醋液
糖醋液是用黑糖酵素和釀造醋混合而成的一種作物保健液,黑糖酵素液內
含有有益微生物、酵素和抗氧化物質,適用使用可促作物生長,增強抗力,延
緩老化等功能,而釀造醋則有直接殺菌作用,使用高濃度之糖醋液會抑製作物
生長,防止伏倒,殺菌和殺蟲的效果也較好,但較易引起藥害。一般以400
倍溶液,可防治白粉病等,對葉螨類也有防治效果,噴施次數要較多且密集。
較敏感性作物,如瓜類、果樹枝佑麒(如柑桔類)則使用600-800 倍液。
(九).琵琶葉食醋
琵琶葉片24 枚切碎後,浸漬於2 公升的米酒,經4-6 週後,以細尼龍網
過濾後,在加入4 公升的釀造醋,成為枇杷葉食醋,使用時以80 倍稀釋液噴
施之,可用防治十字花科蔬菜(如甘藍、包心白菜)之細菌性軟腐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賜哥的菜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