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認真探索青蔥疑難病害已將近兩年,這期間所運用的營養改善措施,從大概而到能正確判斷供給肥料,過程很辛苦,第一年像是要失掉生命一樣,青蔥營養障礙問題當時網路上是找不到資料的,歷經土壤改善後各種資材的優缺點都會有,大多都是第一次好下一次種植就要來應付第一次附贈的缺點,有的元素土壤缺的沒補到, 有的元素不缺的它卻給你,好在有用心不然就漏氣,因此用任何肥料一定要了解土壤所缺乏的,不能看肥料裡幾種元素百分比高就表示好肥料.
我從交談中觀察有的農民會傳授個人的管理經驗,真讓人興奮,這是以前所沒有的,農耕不再是單打獨鬥,知識獨享的結果使產業沒落,這時代他人沒收成只少數人有貨價格也還好.蔬菜種植應該是多數人有收入來維持生活,總比少數幾個大農戶種植更有意義,農業活動以節能減碳環境永續為目標,為實現需耗費人力,為顧全民食的安全與精緻的農產品,與對抗進口不明生產過程的蔬果,這是農民共同奮鬥的目標.
然而這國家對農民缺乏助力,只有掌聲是沒辦法填飽肚子的,眾多政策中就缺乏對中年農民的照顧,這年齡的農民要撫養三代人的責任,或許可以說多給一點關心,讓這群為農業奮鬥的農人不那麼辛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賜哥的菜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